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研讨班(第二期)在普洱举办

时间:2015-05-04

浏览量:2311

 


    按照东盟公共卫生基金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帮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于2015年4月20-29日在中国云南普洱举办第2期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培训。培训班人员主要来自老挝8人(南塔省勐兴县、勐龙县、和南塔县,丰沙里省约乌县每县2人);缅甸克钦邦拉咱市6人(卫生部技术人员);泰国2人(清迈省公共卫生中心1人,达克省Sansai 医院1人),柬埔寨国家疟疾中心1人,越南2人(河内药物大学和越南国家疟疾研究所1人)中国云南省盈江县2人(盈江县CDC),其中增加老挝翻译人员1名,缅甸翻译1名,共计23人。负责培训的专家主要来自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授课方式以专题讲授、分组讨论汇报结合实验室技术操作实习的进行。主要培训内容涉及疟疾/登革热病原学,流行病学,监测及检测技术,暴发疫情处置以及监测和监测方案的制定等。

    培训班上,结合讲授的内容,来自老挝、缅甸克钦邦、越南、柬埔寨、泰国、中国云南的学员,就本地区的登革热流行态势和防控策略、本国的边境地区重点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今后应对疟疾/登革热爆发疫情的控制策略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出了今后如何开展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及其监测的实施方案,并与授课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教师授课

    在现场实习中,专家们给学员充分展示了目前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或监测(血清学检测)的设备与工具,使学员较好的掌握了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疫情处置相关技术。

董学书老师进行蚊虫分类鉴定授课

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实习

    通过培训,传播了中国疟疾/登革热实验室先进诊断技术成功经验,提高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及时诊断发现病例的能力,为最终搭建大湄公河次区域疾病联防联控合作平台,加快中国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东南亚国家及其他国家奠定基础。通过培训前、后测试成绩结果表明所有学员们都较好的熟练掌握实验室诊断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同时根据所学内容,制定出了所在区域疟疾/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方案,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增加了中、老、缅、越、泰、柬等边境地区卫生防疫人员的友谊。

 

(虫媒科 供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