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研讨班(第一期)在普洱举办

时间:2015-03-23

浏览量:2157

 

    按照东盟公共卫生基金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帮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15年3月8-18日,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在云南普洱举办了一期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和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研讨班。研讨班人员主要来自老挝国家疟疾中心、国家传染病控制中心、占巴塞省疾控中心、万象省疾控中心和老挝北部5个联合工作站和联络办公室(21人),缅甸监测哨点(2人),共23人。研讨班邀请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Raman Velayudhan 博士、Rabindra Romauld Abeyasinghe博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刘起勇教授、孟凤霞博士、郭玉红博士和刘小波博士以及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6名专家。


研讨班学员与教师合影

    开幕式上,刘起勇教授,Raman Velayudhan 博士、Rabindra Romauld Abeyasinghe博士、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杨恒林所长对此次研讨班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国家卫计委国合司继续加强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合作,不断加强缅老越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防控技术培训,提高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及其疫情处置技术水平,遏制边境疟疾/登革热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真授课

    研讨班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习两个模块。其中在理论学习模块上,Raman Velayudhan 博士和Rabindra Romauld Abeyasinghe博士分别介绍了登革热防控全球策略框架、世界卫生组织登革热疫情及控制策略;刘起勇教授对登革热防控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登革热监测预警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实施进行了重点讲解,郭玉红博士、孟凤霞博士和刘小波博士分别对登革热媒介控制研究进展、监测技术、杀虫剂安全使用与管理进行了交流;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实验室专家对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技术、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学习中采取了讲课授课与学员分组讨论相结合形式,及时把专家讲解的相关知识与学员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今后如何开展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及其监测的实施方案,并与授课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蚊虫控制设备示范

登革热媒介诱捕器示范

    在现场实习中,专家们给学员充分展示了目前疟疾/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或监测(血清学检测)和疫情处置媒介控制技术(如滞留喷洒与空间喷洒)最为先进的设备与工具,并对个设备操作技能给予了详细讲解,使学员较好的掌握了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疫情处置相关技术。

    通过培训前、后测试成绩结果表明所有学员们都较好的熟练掌握实验室诊断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同时根据所学内容,制定出了所在区域疟疾/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方案,到达了预期效果和增加了中老缅边境地区卫生防疫人员的友谊,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认可,为进一步做好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筹备)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中老缅越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项目办公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