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02
浏览量:2554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发生后,我所立即派出人员于次日赶赴彝良。依照卫生防疫指挥部部署,赴海子乡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该乡全面开展了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于10月9日撤离灾区。此次抗震救灾工作我所共出动9人,车3辆。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完成了彝良灾后乙脑防控方案和灭媒技术方案
完成了《灾区集中安置点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方案》、《灾区药物喷洒方案》、《地震灾后流行性乙型脑炎防制实施方案》、《彝良9.07地震灾后乙脑应急预案》、《云南彝良地震乙型脑炎风险评估》等系列方案、处置预案,供灾区各个卫生应急救援队使用。
二、成立了海子乡卫生防疫指挥部,对9个村委会领导、村医进行了动员和培训
三、开展全乡传染病症状监测
四、组织开展全乡消杀工作
在现场期间,3次培训9个村委会村医,进行正确的饮用水消毒、杀虫喷洒工作,并多次到9个村委会、村寨、学校、餐饮店检查消杀工作落实情况,发现不足及时进行改进。截止10月7日12:00,全乡消杀工作累计完成情况为:
(一)饮水消毒:共计消毒饮水点9979次(其中集中供水点1294次,分散式供水点8685次),消耗含氯消毒泡腾片87230片(87.23公斤);
(二)环境消毒(喷洒):出动22车次、1833人次,消毒集中就餐点524个(次)、厕所7461间次、垃圾场所1299个(次)、畜房4319间次,消耗消毒粉13092袋(130.92公斤);
(三)环境灭媒(杀虫喷洒):出动24车次、488人次,喷洒人房3733间次、畜厩1585间次、厕所1202间次、部分公共场所,消耗杀虫剂74.295公斤。
环境消毒及灭媒面积共计:444089M2。
五、组织开展全乡健康教育工作
全乡出动596人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0806份。
六、对海子乡中学学生集中安置点进行监控
至我所队员撤离,未发生监控内传染病病例,未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及安全事故。
七、组织开展全乡灾后甲肝、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工作
按照指挥部部署,在9月22日对全乡乡村医进行疫苗接种技术、不良反应处理等培训后,24日起在全乡开展甲肝、麻腮风接种,对全乡足8月龄—18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对18月龄—14岁儿童进行甲肝、麻腮风疫苗接种。截止10月7日12:00,组织全乡接种甲肝疫苗6465人次、麻腮风疫苗6555人次。
八、对部分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
九、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各种传染病信息、工作进展数据
从9月12日起,每日13:00前完成9个村委会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就诊信息、消杀工作完成情况、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和上报。从9月24日起,加报疫苗接种工作数据及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情况。在此期间,9个村委会每日全部纳入数据报告体系,数据系统运转平稳。
十、规范了各种工作资料
为了能规范各种工作资料、完整记录各项工作痕迹,在该乡工作期间,建立并规范地进行了资料管理,按类、逐日、及时规范文件档案资料,包括:物资、日报、方案计划、村级报表、会议材料、健康教育。
十一、对学校饮用水进行监测采样
十二、及时处置了灾后发生的突发事件
十三、对全县4个灾后重点防控乡镇开展蚊媒监测及培训工作
十四、管理和及时发放物资
共计发放:宣传画册3911册,消毒粉7500袋(10g/袋),含氯消毒泡腾片678瓶(100片/瓶),杀虫剂69.5公斤,防护服10件,横幅3幅,工作手册19本。
此次彝良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相继发生洪灾、山体坍塌导致的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灾害类型复杂,工作内容复杂多变,连续1个月阴雨导致交通异常困难,山坡滚石、道路中断、通信受损,致使工作难度很大、面临的工作风险高。但是我所全体队员在救援期间,同心协力、恪尽职守、发挥了团队最大的效能,全心全意为灾区群众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健康。坚守在彝良的1个多月的时间,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直至撤离灾区,圆满完成了各项灾后卫生防控工作任务。
(虫媒病毒科 供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