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一起“黑热病”疫情的上报处理及认真核实

时间:2005-08-31

浏览量:3135

一起黑热病疫情的上报处理及认真核实

321,寄防所在获悉弥勒县路洒村出现1例黑热病疫情后,立即组成由所长张再兴同志组成的3人应急小组负责对该起黑热病疫情的核实、督促相应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后经证实,该黑热病疫情病例实为组织胞浆菌病的误诊。

310,弥勒县竹园镇路洒村一村民因在澜沧县流动数月后,因持续腹胀、腹泻两月未愈,突现发热和皮肤疱疹6天、黑便1天前往弥勒县人民医院诊治。患者表现为除手、足掌以外全身皮肤的对称性疱疹,部分疱疹为结痂状,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其血象呈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涂片则发现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完整及破碎巨噬细胞内外均存在椭圆形或圆形蓝染的疑似杜利体的有核生物,超声影象及CT检查还发现患者肝脾肿。经院方组织专家多次会诊确诊该患者为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黑热病及其多重并发症。随即医院对患者给予了对症和抗原虫治疗。同时,弥勒县人民医院向当地疾控中心通报了发现疫情,后者对医院诊断结果进一步确认后,将此黑热病疫情由网络直报系统报告。

疫情发生后,寄防所立即派人前往路洒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患者的骨髓涂片送至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复查、并督促当地及时对全村住户采取杀虫剂滞留喷洒。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在村内未发现症状、体征类似上述患者的病例,亦未在村庄周围捕获到白蛉,送检骨髓涂片中的生物小体则被确定为形似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动基体的芽生性组织胞浆菌。至此,弥勒县发现的黑热病病人终被证实为组织胞浆病患者。                                                       (孙晓东提供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