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思茅间日疟原虫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摘要)

时间:2005-05-09

浏览量:1904

获思茅行署1986年度科技进步四等奖

获奖者:汪文仁  李华宪  胡惠仙      李光亮  黄国珍  李崇珍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思茅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次要媒介,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蛋形症人类4种疟疾混合流行的超高度疟疾流行区,通过综合性防治措施, 于六十年代初,消除了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的地方性流行,唯间日疟流行未能控制。影响间日疟防治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对间日疟的地理株及其生物学特性等没有完全了解,是阻碍间日疟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19838月至198410月对思茅北热带气候的竹林乡的间日疟人工感染25名志愿者,亚热带气候的思茅城郊的间日疟人工感染5名志愿者,结果:自接种子孢子到血内首次查到疟原虫但体温低于38的临床早期(原虫出现前期的时间,亚热带病例为9d,原虫阈值0.32±0.16/cmm;北热带病例为9.6±1.2d,原虫阈值为0.4±0.28/cmm,接种子孢子到临床发作(体温38以上)的时间(潜伏期),亚热带病例为13.5d,原虫阈值434±659/cmm,北热带病例11.9±1.7d,原虫阈值为55.3±115.6/cmm

临床复发:临床初发后按国际标准给予氯喹1.5g三天疗法不作根治观察一年,接种亚热带间日疟的5名志原者全部出现远期复发2次,第一潜隐期为281.4±14.7d;第二潜隐期距第一隐期为53.25±10.28d,没有近期复发,与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温带型间日疟虫株相似。接种北热带气候间日疟的25名志愿者的传染原同属一名姓方的患者,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复发类型,其中50.0%的病例呈现无近、远期复发之分的频繁发作,即初发后每隔4410064.38±15.7d复发一次,连续复发35 次, 相似WHO的热带型。50%的病例只有远期复发无近期复发,远期复发后又有潜隐期短(65.2±14.9d)的23次复发,表现为 WHO的温带型。这样的热、温带混合性复发类型,是前所未见的思茅株间日疟生物特性。

临床症状的严重性:众所周知疟疾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疟原虫致病力固有的生物特性,我们的实验结果,首次发作时体温39以上持续的时间北热带病例21.1±6.2h 温带病例15.6±4.3h无热间歇期:北热带病例5.8±4.8h,亚热带病例7.7±2.9h热型:北热带病例全部表现为每日热型,剧烈头痛、腰痛、腹痛、恶心等全身症状比亚热带病例严重,相似恶性疟。亚热带5例患者有1例为间日热型,4 例为每日热型,形成每日热与间日热混合热型。

药物治疗效果:  服氯喹治疗后的退热时间,亚热带病例29.9±3.2h,北热带病例42. 7±12.4h。原虫转阴时间,亚热带、北热带病例分别为44.7±13.1h46.2±13.2h。初发时给伯喹14d疗法根治,观察一年无一例复发,单用氯喹的全部复发25次,证明思茅株间日疟对伯喹效应良好,与越南株、朝鲜株无异,较溪桑株为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联系电话

0879-2122152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西园路6号

ADD:6 Xiyuan Road,Puer,Yunnan,P.R.China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