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文明风采 | 普洱:盛开文明花 打造幸福城

时间:2022-11-28

浏览量:2194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美好。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城市整体形象显著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3.jpg

在思茅河河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立德铸魂 拓展文明深度

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企业、校园、农村、社区、网站“六进”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全覆盖;创作推出《致敬最美逆行者》《我和我的祖国》《扶贫路上一家亲——宾弄赛嗨》《二十四字歌》等一批文学、舞蹈、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充分结合普洱的发展巨变、结合家乡的变迁、结合身边的变化,讲好普洱故事;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弘扬主流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放大身边典型的示范效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万众一心 形成文明力度

普洱市成立文明创建指挥部,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领导机制,做到“六个到位”,即责任压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日常监管到位、硬件修补到位、软件保障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各县(区)、乡(镇)、社区、村组成立常态化的创建工作机构,做到创建工作有机构、有专人或队伍、有计划、有方案、有投入、有行动、有记录、有成效、有检查的“8个有”。市文明委全面统筹协调和检查指导,各职能部门对管理区域和点位进行全面排查,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

工作中,建立“挂社包街联片帮点”机制,深入落实挂钩领导全面统筹、片长统筹片区、街长包街、点长帮点责任,推动乡(镇)、社区落实具体管理措施,构建抓常、抓实、抓细的精细化网格管理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把每周五定为“环境综合整治日”,集中开展文明教育、文明交通、文明卫生、文明市场“四个文明”创建;将每周六定为“志愿服务日”,围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突出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主题,集中开展志愿服务;强化监督问效,组建巡查队伍,开展全方位巡查督查,促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畅通文明热线、市民投诉举报、日常走访、调查问卷等渠道,广泛开展“随手拍”不文明行为、电视问政、曝光台等常态监督活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凝聚万众一心、合力创建的磅礴力量,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为社会参与面最广、社会动员程度最深、社会影响力最大、最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一项社会活动。

惠民利民 彰显文明温度

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惠民利民是文明之效。

从群众最关注的交通出行入手,普洱中心城区已构建起“一环四纵八横”的城市骨架道路网;从群众最关注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停车难等改起,深入实施文明畅通提升行动,打造绿色、共享、智慧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城市运营公交实现绿色化改造,适量投放共享单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人行道实现物理隔离。升级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安装交通监控视频系统,启用智能泊车位,在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文明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强普洱中心城区的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河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城市节水、排水防涝设施,让城市空间品质和文化品位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设立城管热线、共享视频监控;深化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和环境卫生;实施棚户区改造,对老旧小区道路、绿化、亮化、环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达100%。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思茅河等重点河道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

发挥“互联网+”在城市日常管理中的作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平台,推进智慧政务服务,让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服务新方式,办事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成为服务新标准,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大大压缩。景区实现手机导游导览,市图书馆建成电子阅览室和智慧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如今的普洱,有着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文明、幸福的因子已经融入其中,变得更加温情、更有力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未来的普洱,会将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成为人民更加满意、文明水平更高的美之城、爱之城。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来源:普洱日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