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浏览量:2156
广大市民朋友: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个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为营造文明、绿色、安全的祭祀氛围,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我们向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1、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礼葬的现代理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多尽孝道,多一份关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从俭办丧,杜绝大操大办等铺张浪费行为,不搞封建迷信,形成节俭文明的殡葬新风尚,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殡葬模式,不乱埋乱葬,不修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在火葬区,大力推行遗体火化,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立体安葬和树葬、花葬、草坪葬、撒散等生态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遗体应在公墓或规定区域集中安葬,鼓励墓碑小型化或不立碑,降低墓基硬化面积,提倡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等安葬方式,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将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2、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革命传统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广大党员机关干部群众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本地区、本单位组织的为革命先烈扫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革命先烈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切实把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转化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敬业奉献、建设普洱的实际行动。
3、文明祭扫,摒弃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鼓励通过网络祭扫、鲜花祭奠、植树祭奠、代理祭扫、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通过建立亲属微信群、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召开家庭追思会、制作思念卡等方式缅怀亲人,以低碳健康节俭的方式来表达缅怀之情,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遵守社会公德,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建筑物等场所焚烧纸钱、冥物。倡导 “鲜花换鞭炮、纸钱”“丝带寄哀思”等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做到不污染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草地树木,共同保护清洁卫生、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4、坚持以身作则,做文明祭祀带头人
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带头树立文明祭祀观念,自觉传承文明美德,用文明方式缅怀逝者,推动新时代移风易俗;要树好家风、管好亲属,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监督和制止集聚性祭祀行为;要带头推动落实殡葬改革的要求,发挥党员干部在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祀方面的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弘扬社会新风、倡导科学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积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切实引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普洱市民政局
普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3月21日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出品
来源:文明普洱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