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蚊子为什么不得疟疾?

时间:2006-11-10

浏览量:2969

   疟原虫是一种导致人类疟疾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是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的。据统计,世界上每年有5500万人被蚊子传染了疟疾,并且导致其中超过200万的人死亡。这些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生活贫困的非洲落后国家和地区。但可恨的是,传播给人类这种疾病的蚊子却不会因为寄生虫的感染而患上疟疾,这是为什么呢? 

   伦敦帝国大学和德克萨斯州的研究人员在蚊子体内确定出了一种能够帮助蚊子抵御由疟原虫引起的感染。他们将这些发现公布在10月24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网络版上。

   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具有一个复杂的生命周期。蚊子在吸取患疟疾的人类的血液时被疟原虫感染。当这种寄生虫成熟时,它会从蚊子的中肠运动到唾液腺。一旦到达唾液腺,在蚊子再次吸血时,疟原虫就能被注射给另一个人。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出通常在疟蚊(Anopheles  stephensi和Anopheles  gambiae)中被关闭的SPRN6基因在它们被疟原虫感染时开启了。为了确定SPRN6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了蚊子中的这个基因,并发现Anopheles  stephensi体内的寄生虫的数量在这个基因被敲除后增加了三倍;在Anopheles  gambiae中,敲除SPRN6基因会延迟寄生虫减少的过程,否则蚊子会摆脱这种寄生虫。

   了解寄生虫在蚊子中消退的信息将可能有助于人类找到控制这种疾病的工具。这些结果使我们对蚊子如何抵御疟原虫有了新的了解。虽然目前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但研究人员已经打算就获得的这些新知识开发出控制这种疾病的新药物或方法。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