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1-10
浏览量:2453
美国和马里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疟疾的主要传播者野生冈比亚按蚊大多数可能具有抵抗疟原虫的能力。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可能为全球防治疟疾战略提供新思路。
疟疾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全球有3亿人感染,其中超过100万人死亡。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而原产于非洲的冈比亚按蚊是疟原虫的主要传播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马里巴马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2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大多数野生冈比亚按蚊能抵抗疟原虫,而且还找到了蚊子体内的抗疟原虫基因。
研究人员说,他们在马里各处采集了101只雌性野生按蚊让其繁殖后代,然后用疟疾感染者的血液喂养下一代蚊子。实验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野生按蚊的后代具有抵抗疟原虫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大多数野生按蚊能够抵抗疟原虫。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按蚊的2L染色体上有一小段区域,这段区域包括约1000个基因,其中一个名为APL1的基因可能在对抗疟原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领导这一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维尔尼克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对全球防治疟疾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实际上传播疟原虫的蚊子在按蚊中属于极少数,未来人们可以用一些办法专门杀死感染疟原虫的蚊子,让抗疟原虫的按蚊繁殖下去,这样防治疟疾可能更有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